易经四个方位,易经风水方位定位绝学

易经的八卦方位图是什么样子的?

周易八卦方位图如下:

一、周易八卦图的基础知识

这是一张周易八卦图,这张看似复杂的图,却只包含了八卦、天干、地支等周易基础知识。

这张图有八个方位,分别是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这四方是四正宫;还有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四方称为四维宫。

所谓四正宫,即每个宫位只有一个地支。如震宫(东)有卯,离宫(南)有午,兑宫(西)有酉,坎宫(北)有子。

所谓四维宫,即每个宫位含有两个地支。如乾宫(西北)有戊亥,坤宫(西南)有未申,艮宫(东北)有丑寅,巽宫(东南)有辰巳。

这八个宫位一共有24小方位,用天干地支和卦名所代表。

这张八卦图的最大特点在于:从震卦开始顺时间转,依次经过巽,离,坤,兑,乾,坎,也正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生克原理。

二、易经八卦方位图的内圈图

从震木到坎水,是一个五生生克的循环,而艮在此处显得尤为重要。

艮宫含有丑土寅木两个地支,其中丑土合住坎水,寅木又是甲木之根,因为艮在此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子丑之水传送到寅卯之木,以达到五行生克循环。因此,艮是开始,也是结束。

扩展资料

易经八卦记忆口诀

八卦的口诀:

乾三连(意思很简单,乾卦有三根每一根都是连起来的,字面意思即可),

坤六段(坤卦就是6跟小短横),

震仰盂(震卦,最开始人类没有文字的时候都是象形,仰盂,盂是中国古代一种盛液体的器皿。可以想象为吃饭的碗,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震卦就像是正着放的碗)

艮覆碗(字面意思,反扣着放的碗);

离中虚(离中间虚的,那么两边肯定是实的)

坎中满(坎中间是实的 两边是虚的)

兑上缺(兑上面有缺口)

巽下断(巽下面断开)

画八卦图一般由下往上,由左往右去画,所以这个口诀很实用,上有天,下有地,左有日,右有月,乾代表天,坤代表地,离代表日,坎代表月。

注意震卦跟艮卦不要画错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八卦

周易八卦方位

易经八卦方位图 这个是后天八卦方位图。 只能插一张图片,去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先天八卦图了。 一般算人事用后天八卦,参悟天定什么的就用先天八卦了。 易经里有哪八卦,各代表什么方向,什么是天乾,地坤? 通过这个图你便可以更好的了解易经,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想弄明白还呆下点功夫。 八卦是怎样表示方位的呢 一是伏羲的方位。《周易.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气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就是说,乾坤有一定位置,山与泽交互通气,风雷互相迫击,水火相反相成。八卦是两两相互交错的。要数己往的事理就顺推,要预知将来的情l}L就逆测。《易》用于预测,要逆推卦次。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良与兑、粪与震对立。乾、兑、离、震为阳,坤、坎、哭、良为阴。从乾1、兑2、离3、震4为顺,象征天左旋。从哭5、坎6, }7、坤8为逆,象征阴阳相错。按这个顺序画出了中间的太极图曲线。这个曲线表示阴阳消长的旋转运动。先天八卦图出现的时间较早,故人们以之为伏羲所作,并且以为这个图比较合理。相对于先天八卦图,又有所谓后天八卦图,即所谓的文王八卦图:在先天八卦图中,乾坤定上下,体现了天尊地卑的思想。为什么在后天八卦图要将乾卦移至西北角呢?这与一定的历史条件有关。后天八卦图是西周的产物。周族崛起于西北,以西方为上,于是把乾坤都移到了西边。在占盆中,凡是占到西方的都比较吉利,反之则不利。周代的泣者又考虑到离卦为火,象征炎热,就将离代表南方;坎为水,象征寒冷,以之代表北方;震为雷,春日雷作于东,以之代表东方;兑为悦,夕阳无限好,令人喜悦,以之代表西方。良为山,万物所成终结的地方,黑暗将终,黎明已至,以之代表东北方。吕子方曾经对八卦与方位作过认真研究,撰写了《古代标志空间方位的符号八卦》一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八卦不过是我们祖先用来代表空间方位的符号罢了。我们的祖先为了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就要辨别方向。最初是划分为四方,以后又细分为八方,这就是所谓的四维四隅。所用的符号,就是代表空间方位的八个符号。比如修建一座四方形屋子,中间筑一道墙,就用符号一代表前一间,一代表后一间。如果再筑一道墙与原来的那道墙相交,把房子隔成四间,就用符号=、二:作代表。如果再修成楼房,八间房就用八个符号表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见,八卦是代表方向的符号。标签: 八卦方位 八卦是指哪八个字,方位,以及对应的元素 八卦: 乾卦,为天,五行属金,位列西北 兑卦,为泽,五行属金,位列正西 离卦,为火,五行属火,位列正南 震卦,为雷,五行属木,位列正东 巽卦,为风,五行属木,位列东南 坎卦,为水,五行属水,位列正北 艮卦,为山,五行属土,位列东北 坤卦,为地,五行属土,位列西南 先天卦依次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宫所属五行 乾兑金;坤艮土;震巽木;坎水;离火。 天地风雷山泽水火,是八卦的象 易经八卦中的方位现现实中的方位? 是需要转化的,卦中的东对应现实中西,卦中的西对应现实中的东,卦中的南弧应北,卦中的北对应南。所以原来中医说肝脏在东,主生发么,是从中国医学这一原理中出来的。其中八卦中的东主生发,南主输布,西主收敛,北主收藏。与颜色,声音,四季都对应。

《周易》中的“四象”,究竟是指什么?

四象是像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指的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4个方向,在28星宿当中四象也被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称为四神,四灵。但在《周易》当中,四象主要指的是水,木,金,火,土是介于四象当中的一种状态,因为四象也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这四象,太阳象征火,太阴象征水,少阳象征木,少阴象征金。同时四象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太阳指的是夏至,太阴指的是冬至,少阳指的是春分,少阴指的是秋分。四象在周易当中也承担着4个特别重要的数字,分别是6,7,8,9。这4个数字,太阴代表着6,少阳代表7,少阴代表8,太阳代表9。四象的演变在周易当中的八卦形成说到太阳生两仪就是阴和阳,其中春天从冬天而来带有阴气,但是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变化趋势,阳气不断的上涨,阴气开始消退,在春天之后就是夏天,在阳上加阳就是太阳。夏天又从春天而来,阳气不断上升,但是在秋天之后,阳上加上一阴,就为少阳,代表着秋天。冬天又从秋天而来,阴气不断的上涨,阳气开始消退,到冬日的时候,阴气为主要阳气为次要就被称为太阴。所以这一年四季的变化不仅仅是四象的一种代表,而是一切生物生命周期的阴阳变化。《周易》周易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代表着深刻的知识,在古代也赋予了周易极为深刻的意义。古代掌握周易的人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等来进行预测。周易预算的每一卦其实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其实并不只是对于某一件事情,而是对应的一类事情告诉大家到底应该怎么做,由此件事推演到另一件事情,以一件事推测出万物。最后周易涉及到生活,哲学,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非常具有独特思维的一部的史书。

易经中东西南北的方位是怎么分的

方位之象,指的就是八卦中所象征的方位!分为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先天方位指先天八卦的方位,即乾在南方,坤在北方,离在东方,坎在西方,震在东北方,巽在西南方,艮在西北方,兑在东南方!后天方位是指后天八卦的方位,即震在东方,兑在西方,离在南方,坎在北方,艮在东北方,巽在东南方,乾在西北方,坤在西南方!先天八卦方位图后天八卦方位图

易经解(四 方位解)

第三节 方位的含义 易经除了考量阴阳的构成基质,阴阳基质的叠加运动,构成的基本物质现象的归纳之外,还注重方位这个空间要素,因为天地是有空间架构的。 伏羲发现了天地的方位,称为先天八卦方位。以上下左右为判别标准。 到周文王的时候,人的认识更加注重于地面的开发,毕竟天空除了日月星辰和风云变幻之外。其实对人影响最大的是地理环境。所以发现了地理的方位,以东西南北为判别标准,称为后天八卦方位。 也有可能在伏羲的时代这两种方位都被发现,只是周文王之前运用先天八卦方位比较多,因为那时的二十四个节气尚未完善固定下来,所以对天体运行的方位比较依赖,这个结论可以在《尚书》中的《尧典》、《禹贡》中得到印证。到周文王时,二十四节气基本固定下来,人类的活动从天上回归地面。所以后天八卦方位就成为了广泛运用的方位。 这样看来,先天八卦方位属于判定二十四节气的运行规律的方位系统,今天的学科属于宇宙天文学的范畴。后天八卦方位属于判定地球自身变化规律的地理环境学的范畴。 不同的观测目的,对八卦阴阳变化和八卦现象变化的取象判断是不同的。 因为伏羲和周文王都已仙逝。我们无法询问他们当年的架构理念,所以只能从现存的架构来推断他们的理念。 这样的推断当然是不够完美的,就好像医生解剖尸体一样。灵魂已经消失,解剖的只是灵魂当年运行的架构,分析架构,可以窥见灵魂的影子,但并不是灵魂本身。难免是有偏差的。不过我们今天的生活应由自己的灵魂做主,所以也不必完全地再现伏羲和周文王的灵魂。 所以,我们就观卦明义,毕竟天地还是在的。 第四节 先天八卦方位 上为乾下为坤,人站立便是顶天立地。人在中间。为五。人数为五。头加四肢。为五。 先天八卦正向与背向,分阴阳。姑且定义正向为阳,背向为阴。先天八卦方位有两个变化顺序。阳先天八卦方位和阴先天八卦方位。 阳先天八卦方位 正上方为乾,天空,支配包容的力量。 左上方为兑,沼泽,凹陷融合的力量。 正左方为离,火焰,背离扩张的力量。 左下方为震,雷电,震动击打的力量。 正下方为坤,土地,承受生长的力量。 右下方为艮,山脉,隆起支撑的力量。 正右方为坎,水流,隔离围困的力量。 右上方为巽,风雨,攻击腐蚀的力量。 阴先天八卦方位 正上方为乾,天空, 右上方为兑,沼泽, 正右方为离,火焰, 右下方为震,雷电, 正下方为坤,土地, 左下方为艮,山脉, 正左方为坎,水流, 左上方为巽,风雨, 第五节 后天八卦方位 坐北朝南为阳,坐南朝北为阴。 阳后天八卦方位 正北方为坎(正后方),水流, 西北方为乾(右后方),天空, 正西方为兑(正右方),沼泽, 西南方为坤(右前方),土地, 正南方为离(正前方),火焰, 东南方为巽(左前方),风雨, 正东方为震(正左方),雷电, 东北方为艮(左后方),山脉, 阴后天八卦方位 正北方为坎(正前方),水流, 西北方为乾(左前方),天空, 正西方为兑(正左方),沼泽, 西南方为坤(左后方),土地, 正后方为离(正后方),火焰, 东南方为巽(右后方),风雨, 正东方为震(正右方),雷电, 东北方为艮(右前方),山脉, 我推断,伏羲的先天八卦方位应该是相当于今天的黄道面,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应该相当于今天的赤道面。 引用现代天文学对黄道面与赤道面的知识。 黄道在民间历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现今仍常说“黄道吉日”,就是一个例证。所谓黄道,指的是太阳每年在恒星间自西向东运动一周,所形成的一个大圆,它不同于天赤道。黄道最初称为“黄道规”,在战国《石氏星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在公元1世纪刘向所作的《王纪论》中也有“日月循黄道”的说法。黄道在古人心目中,实际上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轨道。黄道与赤道相交,交角历代取值多在23.9度与24度之间,交点分别被作为春分点与秋分点。而距赤道最远的两点分别被称为夏至点和冬至点,冬至点在赤道南,夏至点在赤道北,当太阳从赤道南运动到赤道北时经过春分点,从赤道北运动到赤道南时,则经过秋分点。 天球上黄道南北两边各9°宽的环形区域。黄道带中有十二个星座,太阳在一个月内总是出现于同一个星座中,按照星座的排列次序,每一个月通过十二星座中的一个,太阳通过黄道带的轨迹被称作黄道。 地球的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并不重合,而是有一个交角(二面角),就是黄赤交角。在公元2000年,这个交角为23°26′21″。 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这些点是在地心天球上。 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之一为白羊宫第一点,即春分点,第二个交点为天秤宫第一点,即秋分点,这两个点合称二分点。 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之一为巨蟹宫第一点,即夏至点,第二个交点为摩羯宫第一点,即冬至点,这两个点合称二至点。

易经中的正确方位如何?

易经中的方位,有分先天和后天两种,一般运用是以后天八卦为用,后天八卦所象征的八个方位:即乾为西北;坎为正北;艮为东北;震为正东;巽为东南;离为正南;坤为西南;兑为正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