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面示意图,黄道面是水平的吗

黄赤交角示意图平面图

(1)在地球仪上或示意图中,通常用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先画出地球的示意图,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过地心垂直于地轴为赤道;再画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 (2)南北回归线关于赤道对称,度数为23°26′,极圈度数为66°34′. 故答案为:(1)图中B代表黄道平面,C代表赤道平面,α代表黄赤交角,为23°26′

(2)北回线的度数为23°26′N,北极圈的度数为66°34′N;南回归线的度数为23°26′S,南极圈的度数为66°34′S.

什么是“黄道面”?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即黄道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即23度26分

月亮和地球的相对空间位置。是在赤道的北边还是在赤道的南边,最好有...

月球、地球的空间位置不能用赤道北边、南边来表述,也无法依此表述。太阳、地球、月球处于一个大致的水平面上,这上水平面叫黄道面。地球的地轴与黄道面有一个23.26度的倾角。地球本身以24小时为周期自转,地球还以365天绕太阳公转,同时月球以30天为期绕地球公转。月球的位置用赤道南北方位来标识为没有任何意义。楼主的原意是指太阳与地球相对空间位置吧?而且太阳直射位置在赤道南北的变化,正是地球上一年四季的表现。“月是故乡”这句话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或许正确,在天文学上却无依据可言。下图是地轴倾角造成的一年四季现象的示意图

什么是黄道面 黄道面是什么

1、黄道面(ecliptic plane),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面交角为23°26。 2、由于月球和其它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公转运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但在变动中,任一时间这个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黄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

月球、地球、太阳的相互关系

1.空间位置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月球随着地球一起绕太阳旋转(如图3-1)。

图3-1 月球、地球、太阳轨道关系俯视示意图

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近地点距离平均约为363300km,远地点距离平均约为405500km。月球沿轨道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因选用的基点不同而不同,有:朔望月,29.53059天;恒星月,27.32166天;交点月,27.21222天;近点月,27.55455天;分点月,27.32158天。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通常称白道面,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4°57′~5°19′,一般取用平均值5°09′。

月球的赤道面与白道面交角为6°41′,所以,月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为1°32′。月球与地球、太阳的轨道关系用图3-2表示。

图3-2 月球与地球、太阳的轨道关系侧视示意图

月球的基本参数概括为表3-1: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因而,月球总是以一个固定的面朝向地球,这种地月关系,使月球绕太阳的运行轨迹表现为不对称的螺旋式椭圆。

表3-1 月球的基本参数统计

2.月球穿切黄道面

由预备知识,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以下的结论和数据。

——月球在绕地球周转的同时,作着穿切黄道面的运动。

——月球一年之内要在黄道面上下往返13.25578次。

——月球穿切黄道面与地球的穿切黄道面带内的物质穿切黄道面的方式不一致(方向、角度、速度、时间)。

——月球穿切黄道面的基本数据见图3-3所建立的月球穿切黄道面分析系统。

图3-3 月球穿切黄道面分析图

月球在黄道面上的最远距离

|BC|=|BO|sinη=363300sin5°09′=32610(km)

月球在黄道面下的最远距离

|AD|=|AO|sinη=405500sin5.15°=36400(km)

月球在黄道面下开始穿切黄道面的位置为E。

在△SAD中,|EF|=1738(km)(月球半径),所以

|SE|=|EF|·|SA|÷|AD|

SA为月球从远地点A到升交点S的轨道弧长。可以求得月球的降交点与O点连线对应于近地点与O点连线的角度为90.6867°,升交点与O点连线对应于近地点与O点连线的角度也应为-90.6867°(计算公式运用了第四章相关内容)。

参考图3-4,有

地球原动力

式中 L—椭圆周长;

φ=90.6867°-90°=0.6867°。

图3-4 椭圆轨道参数

将φ转化为弧度,并将表3-1中的有关数据代入,求得

c=21100km,b=383820km,L=2412210km,dl=4600km

而 |AS|=619550km

所以 SE|=29580km

同理,可以算出月球开始和结束穿切黄道面时所处轨道的其他三个位置(G,H,I)。

月球在黄道面上整体离开黄道面的位置为G,而弧长SG=31260km。

月球在黄道面上开始穿切黄道面的位置为H,而弧长HJ=31260km。

月球在黄道面下整体离开黄道面的位置为I,而弧长JI=29580km。

由此,就得到了月球轨道的EG段和HI段为穿切黄道面弧段,弧长为60840km。

用类似方法,可以求得月球离开地球的平行黄道面的切面的轨道弧段分别为MBP段和UAV段(见图3-3)。此时,应取MN等于地球半径至地球半径与月球半径之和。其他线段根据三角形相似算法求取。

这样,将月球对地球潮汐的影响划分出了以下3个带共8个区间。

——明显影响带,包括区间为轨道的ESG段,HJ段;

——较有影响带,包括区间为轨道的VE段,GM段,PH段,IU段;

——影响不大带,包括区间为轨道的UAV段,MBP段。

早半球、晚半球与地球的穿切黄道面现象

人们为了描述事物的方便,将地球划分成东半球、西半球或者南半球、北半球。

为了描述地球球面质点受力与运动的方便,我们根据地球的轨道特征和地方时将地球划分成早半球、晚半球,如图3-21所示。

地球的早半球是指地球地方时的0:00~12:00之间的半球,相对地,地球的晚半球是指地球地方时的12:00~24:00之间的半球。

早半球的强中纬力与晚半球的强中纬力作用方向不同。

穿切黄道面是地球的固有特性之一。

图3-21 地球的早半球、晚半球划分示意图

图3-22 地球的穿切黄道面带

由于地球的自转且自转轴倾斜,地球在黄道面上的公转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在穿切黄道面,这一部分即为地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所具有的特点是,一天之内,一半时间处于黄道面上,一半时间处于黄道面下;而另外部分则始终没有穿切黄道面,它们总是处在黄道面上,或者总是处在黄道面下(见图3-22)。

返回顶部